1. 设计依据
1.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依托创新的物联网电力传感技术,实时采集企业总用电、生产设备及环保治理设备用电数据,通过关联分析、**限分析、停电分析、停限产分析,及时发现环保治理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及减速、空转、降频等异常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实时监控限产和停产整治企业运行状态。
1.2. 用户需求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昆山环保用电项目按照用户自建平台的模式进行设计,平台建在用户监控室内,客户按照我方推荐的硬件配置标准自己采购或者申请阿里云服务器。安科瑞指导客户完成平台的建设和运管队伍的培训。客户在没有技术力量实现*力维护之前,可以选择每年向安科瑞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委托安科瑞协助维护。
1.2.1. 数据要求
1、数据采集
(1)数据采集频率要求为至少 1 次/15 分钟;
(2)数据类型至少包含电压、电流、电流通断事件等以及相对应时间点的采集;
(3)每企业数据采集点位不低于 20 个,包含工业用电、生活用电总表,生产线或产污环节用电、污染防治用电等关键点位;
2、数据处理
因采样频率高、点位多、数据量大,对云平台和云计算实时处理要求较高,平台应充分考虑数据分析压力、性能瓶颈和存储容量的关键核心建设和设计,可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等技术分别存储相应的监测数据,提高平台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或采用相当数据量采集、存贮、分析、挖掘统计等已有实例运行,结果理想的技术进行开发设计。
平台设计应考虑目前试点结束后,未来接入污染源企业、采集数 据项、采集频率和平台使用频率规模增大,应采用增强型通讯并发、负载均衡以及相关软硬件支撑规划,提高平台的并发性能和高可靠性, 进行整体项目的前瞻性设计和建设,确保应用效果。
3、数据共享
本次采购第三方服务,还应保证其监控有效数据落地共享给采购方统一数据资源中心。开发商应在项目完整交付验收前,做好数据标准化接口,提供接口说明,免费配合共享数据可靠稳定作为交付验收工作一个*项。数据内容以数据应用中统计表为基准但不限于此, 要求以企业社会信用代码为数据库索引。
1.2.2. 业务应用
1、电力能耗全过程监管
实现对工业企业总用电数据,生产产污工段和污染治理设施用电数据的 24 小时实时采集和监控,采集频率默认 15 分钟,采集数据项按要求至少要包含电压、电流、停上电事件等数据项及其对应时间点。实现对企业产污、治污过程用电状况的全过程监管。
2、数据应用
(1)异常数据警示
通过对采集的用电数据进行关联分析、**限分析、停电分析等智能化分析,及时发现环保污染治理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及低负荷运行等异常情况。针对环保污染治理设施异常情况,平台应支持短信、APP、用户弹窗消息等方式实时推送,并在后台形成相关统计汇总数据,备用户溯源查询。
(2)限产停产行为监管
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临时性的减排调控等需求,平台需提供限产停产管理功能。可以制定限产停产方案、设置限产停产的起止时间以及涵盖的企业、车间、生产线,针对不同的调控需求监控产污设施,在限产停产期间非正常开启产污设置的,平台应即通过短信、APP 用户弹窗消息等方式进行报警,同步进行数据存贮汇总。
(3)企业内部用电管控
安装的用电监控设备应能同时向企业提供用能服务,提供电量负荷分析、报装方式、异常用电等功能,可以查询监控点实时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月数据及停上电等事件类数据。(数据应包含正常和异常数据)
生产和污染防治能耗统计应用
通过平台,经过相应时间采集的多类型数据积累,结合日常监管信息,可得到企业的生产单位能耗、治污能耗,从而能获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数据,形成有动力能耗监管平台中相关企业的生产、治污、排污的“电力能耗”一本账,推进环保日常监管信息化、智慧型监管的转型。
统计分析表单类型列表:
(报表应分数据中心处理甄选前后的原始数据和报表数据 2 类,统计分析时间可自定义)
单一企业的年、月、日的各生产环节及总用电耗统计表;
单一企业年、月、日的电能耗数据的环比、同比分析图和分析统计表;
同类型(行业)企业的日、月、年的各环节及总用电耗统计表;
同类型(行业)企业年度、月度及日的电能耗数据的环比、同比分析图和分析统计表;
自定义选择单个或多个企业的各类统计分析报表;
自定义选择单个或多个企业的报警明细和汇总表;
其他按实际需求补充开发的分析图表;
3、数据共享
下位部分数据共享表单,数据必须对应所有业务应用需求数据。
系统功能
1.1. 平台登录
环保用电监管平台通过浏览器打开云平台链接、输入账户名和权限密码,进行登录,防止未授权人员浏览有关信息(APP需配置平台IP、账户、权限密码)。
1.2. 平台首页
平台首页显示企业概况,用电统计,产污设施运行柱状图,治污设施运行柱状图,如图所示:
企业概况
显示接入的企业数,设备数和监测点位数,治污设备的当前运行状况和停产限产的异常状况等信息。
用电统计
平台采集平率为2分钟,以企业为单位展示企业昨日和今日用电情况(曲线图)。
产污设施运行柱状图
显示昨日和今日产污设施按小时运行数的柱状图。
治污设施运行柱状图
显示昨日和今日治污设施按小时运行数的柱状图。
1.3. 实时监控
平台通过采集现场产污设备以及治污设备电参量信息,可以查看企业、车间设备、监测点各级的统计情况,包括生产状态、设备状态、电流、电压、用电、功率、电能等,默认显示昨日/今日曲线,可选择具体的时间并生成曲线,其中用电和功率曲线中包含设置的设备启停阀值,企业整体用电中显示企业停产的阈值。
根据设置的启停阈值,判断生产时间和治污设施运行时间是否吻合,与停产限产计划是否有时间冲突
1.4. 异常实时报警
平台采用经验模型等技术手段,对排污单位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进行判定,通过关联分析、**限分析、启停时间分析,及时发现环保治理设备未开启、异常关闭及减速、空转、降频等异常情况,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实时监控限产和停产整治企业运行状态,如图所示:
企业每个产污设备都有与之关联的一套治污设备,通过设置产污设备的运行阈值,治污设备的正常运行阈值、停机延时。若治污设备负荷低于预设值,产污设备负荷大于预设值,且**过预设延时后,则该治污设备会产生停运预警,并通过APP、短息及平台推送报警信息,若不满足则不产生告警。
1.5. 异常申报
平台支持的异常数据主动申报流程。
企业通过平台推送已知或是无法避免的异常情况发生后,企业可主动上报对产生原因和采取措施,申报含情况说明、现场图片资料。**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内容的审核,根据结果通知企业管理人员。
1.6. 统计分析
产污分析
统计企业/行业在某个时间段内的产污数量。**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对企业上报信息进行审核 形成应急减排预案。这样避免了原来繁琐的电话沟通、现场指标下达及驻场督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
减产减排分析
统计企业在污染日、非污染日的负荷对比,以小时为单位展示功率曲线。为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临时性的减排调控等需求,平台具有限产停产管理功能。可以制定限产停产方案,平台设置企业、车间、生产线限产停产的起止时间,针对不同的调控需求实时监控产污设备,在限产停产期间非正常开启产污设置的,系统通过短信、APP 等方式报警。
企业用电监控
可查询企业/行业的日功率曲线,默认是今日/昨日对比,可选择对比的日期。
能耗报表
统计企业/行业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用电量,可按日/月/年进行统计和分析,该功能使得用电可视透明,并在用电误差偏大时可追溯,维护计量体系的正确性,减少维护人员的电能统计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7. 手机APP
环保用电监管云平台支持Android、ios系统APP,方便用进行行业/企业查询、报警、故障查询,实时监控数据查询,分闸操作,探测器详细信息查询等功能。
安科瑞工业企业污染防治用电监管系统响应**《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蓝天保卫战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指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强调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依法停产整治。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可证核发。
三年蓝天保卫计划中不光政策完善,采用技术更是,行动计划中指出: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将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督察。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调整扩展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加强移动源排放监管能力建设。建设完善遥感监测网络、定期排放检验机构—省—市三级联网,构建重型柴油车车载诊断系统远程监控系统,强化现场路检路查和停放地监督抽测。强化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城市和区县各类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运维全部上收到省级环境监测部门。
沂源县全力做好2018年度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任务
奋进新时代、瞄准新目标、再创新佳绩——沂源县全力做好2018年度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任务
2018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年,也是生态沂源建设的巩固提升年。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科学、精准、坚决”为工作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为抓手,以严格执法和严肃问责为**,全力推进生态沂源建设各项工作,努力推动生态沂源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工作目标
空气环境质量方面。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及以上天数达到82%(300天);六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95Per)、臭氧(O3-90Per)分别达到26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66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1.8毫克/立方米、144微克/立方米以下。
水环境质量方面。沂河韩旺出境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所有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工作,编制完成《沂源县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方案》,启动生态保护红线涉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域的勘界定标工作。加强农业污染防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二、重点工作
(一)精准抓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全力抓好PM2.5和NO2专项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开展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和无组织排放控制,强化挥发性**物(VOCs)深度治理,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对机动车污染防治管控,完善相关功能区划定,严格落实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
(二)精准抓好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
加强工业点源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水质安全和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控工作。
(三)精准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管理
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评估工作,严格抓好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监管工作。
(四)精准抓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工作,加快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和绿化力度,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五)持续加大监测执法能力建设
不断夯实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建设运行工作,全面开展重点企业有动力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状况智能监管工作,持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工作。
(六)扎实做好环境安全**工作
三、**措施
(一)加强组织**。
(二)强化考核问责。
(三)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推进机制。
(四)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五)强化环保重点问题督察整改。